近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师生团队到访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在都安高中成功举办“心光筑梦·赋能瑶乡”心理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专业讲座、互动课程及游园活动,为师生心理健康成长注入新动能,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活动伊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金晓雨博士以“青春期风暴——解码大脑‘时差’与成长力量”为主题开展讲座。讲座中,金晓雨博士深入剖析了青春期情绪风暴与冲动行为的生理基础,以“大脑发育时差”为生动类比,帮助师生理解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变化规律,为教师开展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专业理论支撑,也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成长阶段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参与讲座的教师们表示,这场讲座内容实用、案例鲜活,为日常教学中应对学生青春期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同学们则认为,通过此次讲座,对自身所处阶段有了深刻的了解,也知道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绪和规划学习。

讲座后,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带领都安高中高一学生开展了《做思维的主人》元认知训练课程。该课程基于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实践经验迭代优化而成,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与自我认知能力。旁听课程的中小学教师主动加入学生小组参与讨论,与同学们共同体验课程内容,以实际行动支持活动开展。课后,同学们反馈课程活动有趣,在轻松的氛围里学到了有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在之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进行实践;参与指导的教师也称赞课程设计新颖,符合高中生的学情,值得在学校里推广借鉴。

当日下午,心理游园会在都安高中热闹开启。基于情感抒发、自我认识、科研体验、认知训练等目标,心理与认知学院师生团队设计了7个特色活动摊位,包括艺术曼陀罗、能量充电站、灵感碎片、认知自己、最强大脑、少年科学家与心灵树洞等,每个摊位都融入了丰富的心理知识和互动元素。学生们通过参与各项活动收集印章,兑换精美礼品,在欢乐互动中加深了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活动期间,有同学为工作人员送上亲手叠制的小星星,用暖心举动传递真诚谢意,成为夏日里最动人的瞬间。不少同学表示游园会形式有趣,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了很多心理小知识,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老师们也认为,游园会形式轻松活泼,让学生在玩乐中接受心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继都安高中活动之后,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师生团队又走进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东庙小学,为该校一、二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戏剧游戏教育课程和趣味认知游戏。该课程由金晓雨老师带领的研究团队精心开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创意表达等丰富多样的戏剧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执行功能等。课程中,孩子们积极投入,化身小演员参与故事情节,完成系列挑战任务,课堂上笑声不断、活力满满。东庙小学的老师表示,这样的课程特别符合低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变得更开朗主动,还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很有帮助。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生们在此行中也收获颇丰。她们表示,看到孩子们在课程中一点点成长变化,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与力量,不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更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学会了耐心与包容,对“教育赋能”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此次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师生团队与都安县联合举办的“心光筑梦·赋能瑶乡”系列活动,是学院党委深入落实学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密结合都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助力都安县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发挥学院学科专业特长为服务乡村振兴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院党委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推动都安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优环境,助力瑶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县300余名中小学一线教师及都安高中100余名学生现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