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心理学院师生参加第八届全国第二语言加工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11-21    作者:张佳     来源:     点击:

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第二语言加工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学科发展转型背景下的第二语言加工研究”为主题,围绕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和汉语二语加工等议题展开讨论,期间举办特邀主旨发言、专题论坛、小组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

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多名师生应邀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在会议上分别做了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和小组报告,并与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心理学院青年教师张佳博士应邀作为大会主旨发言人,在大会上做了题为“The preference of the left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in second language reading”的主旨报告。报告结合fMRI技术,主要关注左侧顶下小叶在第二语言阅读中的功能偏好,并且这种功能偏好与第二语言的语音加工相关。此外,如果对第二语言进行语音方面训练,左侧顶下小叶会表现出可塑性改变。最后,报告还关注第二语言阅读困难者的特异性神经表征缺陷。张佳博士的报告内容精彩,深入浅出,表达流畅清晰,获得了高度认可与评价,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

心理学院院长、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新教授应邀担任了一场大会主旨报告的主持人,并担任“汉语二语加工”专题论坛的召集人和主持人。“汉语二语加工”专题论坛包括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集美大学等5所大学的学者的四个报告,吸引了不少与会者前来参加,并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积极提问和热烈讨论。

在“汉语二语加工”专题论坛上,心理学院青年教师张秀平副教授做了题为“Time course of indirect reply processing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Mandarin speakers: An ERP study”的报告,江新教授指导的2022级硕士研究生龚伶俐同学做了题为“同音字数对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拼音词识别的影响——基于眼动的证据”的报告。

心理学院青年教师方小萍博士在“二语语音和词汇加工”的小组论坛上做了题为“Lexical quality boosts new-meaning learning of L2 words”的报告。

本次大会心理学院师生的精彩报告不仅展示了学院师生的最新成果,也展现了心理学院在第二语言加工研究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大会期间,召开了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和第八届第二语言加工学术研讨会圆桌论坛。心理学院药盼盼副教授、张秀平副教授、方小萍博士和张佳博士当选为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是一个致力于第二语言认知加工研究的高水平学术组织,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年会,为来自语言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从事第二语言加工研究的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开放、互动、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


上一条:北语心理学院教师参加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下一条:针针精细 ,绣韵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