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读书实践周,我们这样做——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举办“荣院融合教育”系列活动之走进学院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5-05-11    作者:黄杰     来源:     点击: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识院、爱院、荣院”意识,5月11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在读书实践周举办“荣院融合教育”系列活动——走进学院实验室。本次活动在学院里营造了浓厚的读书、实践氛围,激励了同学们从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努力在读书和实践中学以致用、增长才干,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目前,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实验室拥有脑电仪、眼动仪、经颅直流电刺激仪、面部表情分析仪、多导生理仪等先进精密仪器,也有脑磁图仪、近红外脑成像仪等大型设备。此次走进实验室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学院的科研设备实力,提升了专业认同感,增强了学院凝聚力。

活动首从参观MEG实验室开始。讲解员以“脑磁技术(MEG)”为切入点,介绍了这一无创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场景。通过生动案例,同学们了解到脑磁如何通过捕捉神经元活动产生的微弱磁场信号,为语言认知、情绪研究等领域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讲解中还穿插了一个实验室“小插曲”,即在实验室创立之初中因路由器电磁干扰引发的9.9Hz异常噪音,此案例生动展示了科研实践中严谨性的重要意义。

随后,同学们来到脑电实验室,讲解员系统阐释了实验室的组成架构,重点演示了盐水脑电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通过对比传统脑电帽的改进设计,大家深入交流了脑电技术在跨模态研究中的潜力。

在虚拟现实实验室与沙盘实验室,同学们体验到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语言习得与认知行为研究提供了动态实验环境;沙盘实验室则通过象征性游戏,展现了心理学在个体潜意识分析中的独特价值。

在眼动实验室,同学们体验了“眼动追踪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捕捉视觉焦点轨迹,为阅读心理、广告效果评估等研究提供了量化依据。现场互动环节中,参与者使用眼动仪,直观感受了视线移动与认知决策的关联,引发热烈讨论。

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实验室,讲解员深入讲解了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的原理,强调其便携性、高生态效度等优势在教育教学、社会互动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活动设计了“双人协作近红外实验”展示环节,两名参与者同步佩戴设备完成合作任务,实时脑区激活数据投射至电脑屏幕,直观呈现人际互动中的神经同步现象,生动诠释了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的特点和优势。

此次走进实验室活动是学院“荣院融合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脑磁、脑电、近红外、虚拟现实等多模态技术在心理学、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中的运用,也了解到学院的科研硬件基础以及在心理与认知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为同学们将来顺利开展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条: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与北京盛心技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交流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成果速递丨陆灵犀研究员课题组在Cognitive Science合作发表文章揭示言语理解对语速感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