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涵盖2022年“全球前2%年度影响力科学家”。这一权威榜单由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与Elsevier旗下Mendeley Data共同发布,基于Scopus数据库,通过引用次数、H因子、共同作者调整后的HM因子、不同作者位置的论文引用等多方面综合指标,严谨评选出具有世界级学术影响力的科学家,覆盖了22个领域和174个细分子领域。
注:这项工作使用了爱思唯尔(Elsevier)通过 ICSR 实验室提供的 Scopus 数据。这个版本是第六版,计算时使用了截至2023年10月1日的所有Scopus作者资料(生涯影响力基于2022年以前的论文数据,年度影响力基于2022年的论文数据)。综合指标(c-score)关注的是影响力(引文),而不是产出(出版物数量),它还包含了共同作者和作者位置(独立、第一、末位作者)的信息。具体指标计算可以阅读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发表在《PLoS Biology 》上的3篇论文。最后,总共有204643名学者被纳入“生涯影响力”顶尖科学家榜单,210198名学者被纳入“年度影响力”顶尖科学家榜单。如果一名学者不在名单上,那只是因为综合指标值不够高而没有出现在名单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学者的工作不出色。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特聘教授Marcus Taft荣登全球前2%“生涯影响力”榜单和全球前2%“年度影响力”榜单。
这里总结了大类下“心理学/认知科学领域”(Psychology & Cognitive Sciences)“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中国学者榜单。大类心理学/认知科学领域的学者需要满足从事的两个子领域都属于心理学/认知科学。
首先是全球前2%“生涯影响力”中国学者榜单。在这个榜单中,总共包括19名两岸三地中国学者。

接下来呈现的是全球前2%“年度影响力”中国学者榜单。在这个榜单中,总共包括35名两岸三地中国学者。

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特聘教授Marcus Taft凭借卓越贡献和突出学术地位跻身这一榜单,意味着该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世界影响力,并在该领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不仅是对入选榜单学者个人科研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近年来在国际化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的体现,这将对推动基地“语言认知科学”交叉学科创新发展,扩大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
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将继续加大国际学者团队建设力度,汇聚世界一流人才,促进国际专家与基地科研骨干相融合,形成高水平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和高质量学术交流,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数据来源:
Ioannidis, John P.A.(2023),“Updated science-wide author databases of standardized citation indicators”2023年10月数据更新,Elsevier数据仓库,V6版,doi: 10.17632/btchxktzyw.6
数据链接:
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